曾国藩:晚清中兴名臣的故事

曾国藩:晚清中兴名臣的故事

作者: 吉祥如意北京

军事历史连载

《曾国藩:晚清中兴名臣的故事》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作者“吉祥如意北京”的原创精品曾子城曾麟书主人精彩内容选节:嘉庆十六也就是公元 1811 大清王朝虽说早己没了康乾盛世的风但日子还得照样这年十月十一湖南湘乡县荷叶塘(今属双峰县)的一个普通农家院传出了一阵响亮的婴儿啼打破了山村的宁这家的男主人叫曾麟是个老实本分的读书一辈子就盼着能考个秀光宗耀可惜命运不给他考了十几连个秀才的边都没摸不过没关老天爷似乎在这一天给了他补偿 —— 这个刚出生的婴就...

2025-09-20 15:12:10
嘉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 1811 年,大清王朝虽说早己没了康乾盛世的风光,但日子还得照样过。

这年十月十一日,湖南湘乡县荷叶塘(今属双峰县)的一个普通农家院里,传出了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这家的男主人叫曾麟书,是个老实本分的读书人,一辈子就盼着能考个秀才,光宗耀祖。

可惜命运不给力,他考了十几次,连个秀才的边都没摸着。

不过没关系,老天爷似乎在这一天给了他补偿 —— 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就是后来让曾家彻底扬眉吐气,甚至影响了晚清国运的曾国藩。

按当地的规矩,孩子出生得有个像样的名字。

曾麟书琢磨来琢磨去,给孩子取名 “子城”,字 “伯涵”,希望他将来能成个有出息的人,至少比自己强。

至于 “曾国藩” 这个名字,那是后来他长大了,自己改的,咱们暂且先叫他曾子城。

荷叶塘这地方,山多地少,民风淳朴,还带着股湖南人特有的 “蛮劲”。

曾家算不上大富大贵,就是个普通的耕读世家 —— 一边种地糊口,一边读书识字。

用曾国藩后来在家书里的话说,就是 “吾家本寒素,祖父以勤俭自立”。

他的祖父曾玉屏,是个典型的农村汉子,一辈子没读过多少书,但为人正首,干活勤快,把家里的日子打理得还算殷实,对子孙读书这件事,更是看得比什么都重。

曾子城刚出生那会儿,谁也没看出这孩子有啥特别的。

既没有传说中 “紫气东来” 的祥瑞,也没有 “天赋异禀” 的迹象,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婴儿,哭起来声音挺大,吃起奶来也挺香。

可曾家上下还是把他当成了宝贝疙瘩,尤其是祖父曾玉屏,一有空就抱着他,在院子里转悠,嘴里还念叨着:“咱曾家以后就靠你了,可得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大官,给咱老家争光!”

转眼到了曾子城六岁那年,曾麟书觉得不能再耽误了,得让孩子开始启蒙读书。

于是,他把家里的一间偏房收拾出来,当成了私塾,自己当起了先生。

这可真是 “赶鸭子上架”—— 曾麟书自己都没考上秀才,教起书来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

但没办法,家里条件有限,请不起像样的先生,只能将就着来。

第一天上学,曾子城穿着一身新做的粗布衣服,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板凳上。

曾麟书拿着一本《三字经》,翻开第一页,指着上面的字,一字一句地教他:“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曾子城眨着大眼睛,跟着父亲念,声音不大,但很认真。

可他毕竟年纪小,注意力集中不了多久,念着念着就开始走神,一会儿看看窗外的小鸟,一会儿又摸摸手里的毛笔。

曾麟书一看儿子这样,气就不打一处来,拿起戒尺在桌子上 “啪” 地一拍,厉声说道:“读书要专心!

再走神,我就打你手心了!”

曾子城吓得一哆嗦,赶紧收回心思,继续跟着父亲念。

就这样,曾子城的启蒙教育,就在父亲严厉又略显笨拙的教导下开始了。

谁也没想到,这个一开始连《三字经》都念得磕磕绊绊的孩子,后来会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更没想到,他会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 “勤能补拙” 这西个字的真正含义。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此时的曾子城,还只是个在荷叶塘的小私塾里,跟着父亲摇头晃脑念经书的普通孩子。

他的科举之路,他的官场生涯,他的传奇人生,都还在遥远的未来,等待着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开启。

相关推荐
  • 宋朝皇帝赵匡胤
  • 宋朝的著名历史人物
  • 宋朝的名人名将
  • 宋朝宰相一览表
  • 宋朝著名人物
  • 宋朝的名人
  • 宋朝十八位皇帝
  • 宋朝时期的十大名人
  • 宋朝人的衣着打扮
  • 北宋风云人物
  • 宋朝造物的风格
  • 宋朝历史上的杰出人物